close
陽廟vs陰廟陽廟與陰廟常常聽到人家說哪一間廟是屬陰的,不是那種不可以拜的陰,可是為什麼要這樣分呢?,而且又是怎麼分的呢?其實陽廟與陰廟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分別的: 一、看廟裡供奉的主神: (1)陽廟 廟裡供奉的主神如果有正式神格的話,就是陽廟。像是天公廟、媽祖廟、玄天上帝廟、保生大帝廟等、大部分的王爺廟等。 民間信仰裡,正式神格的觀念分幾種,一種是玉皇大帝封的神格、一種是人間的皇帝賜封的神格,還有就是道教典籍裡有記載的神仙。 道教典籍裡記載的神仙,有三清﹝玉清元始大天尊、上清靈寶大天尊、太清道德大天尊﹞、三界公﹝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等。 玉皇大帝賜封,民間傳說人往生後,要是生前行善有功於人民、或是死後靈魂有嘉惠百姓的功績,玉皇大帝會賜予官職,台灣很多的 王爺廟都是屬此類酒店打工。另外,要是廟宇的廟匾是「玉敕XX宮」這種格式,「玉敕」兩字便代表這間廟的主神是由玉皇大帝敕封,並承玉旨在當地建廟。 人間皇帝賜封,很多由來已久的神明都經由人間的皇帝賜予封號過,像是康熙皇帝賜封媽祖為「天后」,保生大帝也是。 (2)陰廟 廟裡供奉的主神沒有正式的神格的話,就是陰廟。像是萬應公廟、一般人家的祖祠、或是一些山精水怪的小祠堂等都算是陰廟。 傳統上民間會有習慣,將無主孤魂聚集起來集中奉祀,通稱為萬應公、有應媽(指女性)、萬善爺、水流公/媽﹝註1﹞等。廟宇的名稱格式為萬應祠、萬應堂、萬善同歸、萬善同...等等。這一類的廟宇有個特徵,在廟宇裡通常會懸掛「有求必應」﹝註 2﹞的紅布。 祖祠裡因為供奉的是祖先的靈魂,大部分沒有經過皇帝、玉帝的正式冊封,所以也算陰廟。而某些地方如果有山精水怪或動物靈、惡鬼在地方上作怪酒店兼職的話,為了安撫它們,有時也會為它們建立小祠堂讓它們享受人間香火,不再騷擾地方。這一類的廟宇通常規模不大,並且神明的名稱會以「某某將軍、某某元帥」來稱呼。大部分也會懸掛有「有求必應」的 紅布條。 註 1:水流公、水流媽是指在海裡、水裡遇難淹死的無主孤魂。 註 2:「有求必應」的紅布條乍看之下頗為吸引信徒,但由於懸掛「有求必應」布條的廟宇,大多數都是沒有正式神格的陰廟,只有極少數為土地公廟、或是樹王公等。在不確定供奉神明神格是陽是陰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向祂們祈求實現自己的願望。否則不能保證 實現願望後,神明要求信徒以什麼代價作為回報。 二、看建築 (1)陽廟 陽廟的建築在傳統上通常會有天井,並且把屋頂挑高。讓陽光照進整個寺廟空間,營造出光明莊嚴的感覺。又因為傳統上認為奇數是 陽數,所以確實遵照傳統建築法則的廟宇,它們的長灘島台階數、窗櫺數目都是奇數。推荐兩本學術論文1.中央大學: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2.孤魂與鬼雄的世界最簡單的判斷方法1.沒門神2.廟只有3面牆壁3.很可能沒龍柱4.沒分靈(除了一位姓方的姑娘...上面論文有)5.多是"有應"萬應"陌姓"水流"聖公媽"不知名將軍元帥..之類 陰廟不是可以隨便拜的,雖然自認端正,偶爾還是會有麻煩,祂神格不高,就偏要惹你...你拜完會覺得不神清氣爽神解決不了之事,你相信鬼解決得了嗎?嘿!我是存疑喔!即使解決你總得付出代價,祂可能會用任何形式提醒你還願... (2)陰廟 陰廟的建築在傳統上則通常不會有天井,特別將廟宇的屋簷做得比較低,讓陽光不容易照進廟宇,營造出陰森的感覺。且傳統上認為偶數是陰數,所以確實遵照傳統建築法則的廟宇,它們的台階數、窗櫺數目都是偶數。 在台灣各種宗教寺廟林立,以道教來說,一般人會以神格吳哥窟、屬性來區分寺廟為陰廟與陽廟兩種。由懼怕之心延申以安撫鬼魂為目的,所興建的廟宇如大眾爺、有應公等為陰廟。 高雄18王公本質是陰,但祂修成果,有王爺代祂上天請旨,12聖筊,所以祂才有那塊玉旨。(基本上祂們還沒辦法上天)臺北的還沒有。還有管陰間事務的正神容易讓人混淆如東嶽大帝、城隍、地藏王菩薩等等皆是陽廟正神正神經過封神榜冊封,掌管陰間事務,常被民眾誤解成陰廟 水流公媽最明顯的例子是最近的聯合報頭版有講雲林水德堂供奉兩顆遇水難之骷髏頭進廟就是兩顆頭前面用畫像遮蓋金紙也是頭顱狀...還有水門邊、海邊偶爾出現的"聖公媽"之類不舒服就到大廟請正神幫你解決,或是收驚吧!有用! 以上資料來摘自yahoo知識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帛琉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Plurk
YAHOO!
帛琉
全站熱搜